上海紧盯重大决策、突出风险、公共资金和公共权力加强审计监督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5-03-02浏览次数:157

    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创新转型处于关键期,审计工作更要加强,不能削弱。”2月26日,上海召开全市审计工作会议暨中央在沪单位审计工作会议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杨雄指出,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、李克强总理关于审计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,把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防范问题贯穿审计工作始终,紧紧盯住重大决策,紧紧盯住突出风险,紧紧盯住公共资金,紧紧盯住公共权力,当好落实重大决策的“督查员”、深化改革的“助推器”、公共资金的“守护者”、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“安全员”,为上海推进创新驱动发展、经济转型升级保驾护航。

    “要通过全程跟踪审计,打通重大决策落实过程中的‘最先一公里’和‘最后一公里’,力破‘中梗阻’。”杨雄指出,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、改革创新任务更加繁重,审计部门要紧紧盯住重大政策落实、重大项目落地、重点资金保障的情况,及时揭示和反映其中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以及选择性作为等问题。要把促进深化改革贯穿始终,善于发现改革涉及的各方面关系不协调、配合不顺畅、机制不健全等问题,并着眼宏观和全局提出建设性意见,推动各项改革平稳推进、相互促进、形成合力。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运行的“免疫系统”,审计部门要紧紧盯住突出风险,防止风险交叉传导导致“链式反应”。一方面,要做揭示经济运行风险隐患的“温度计”,快速反映风险隐患,及时推动堵塞漏洞;另一方面,要在促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上下功夫,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建议,扎紧防范风险的篱笆。

    “公共资金都是纳税人的‘辛苦钱’,一分一厘都不能也不应该浪费。”杨雄指出,要紧紧盯住公共资金,确保用得其所、发挥最大效用。要推进存量盘活,更多地唤醒趴在账上的“沉睡资金”,更好地用到保民生、补短板、增后劲的“刀刃”上。各部门、各单位不能把专项资金分配看作自家“蛋糕”,也不能把结余资金看作自己的“家底”,捂在手里不放,要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,统筹安排使用。要促进增量优化,紧盯资金管理、分配、使用过程,不仅关注财政收入的真实性,更关注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绩效。对各项民生资金,特别是事关群众饥寒冷暖的保命钱、救济款,更要看紧盯牢,严防“鲸吞蚕食”。

    “审计是依法监督和制约权力的一项制度安排,必须念好这个‘紧箍咒’。”杨雄强调,要紧紧盯住公共权力,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。要在促进依法行政上有更大作为,围绕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对照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负面清单,审查依法办事情况,特别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揭示和反映各类违法违规问题;要在推进廉政建设上有更大作为,推动建立不敢腐、不能腐的制度体系;要在推动履职尽责上有更大作为,用好经济责任审计“撒手锏”,促进领导干部主动作为、有效作为。同时,要加强审计队伍和审计能力建设,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、业务精、作风优、能打硬仗的审计“铁军”。

    据悉,2014年,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813个,促进财政增收节支、避免和挽回损失44.3亿元,核减不实投资18.6亿元,向司法、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主管部门移送处理事项23件,推动建立健全制度310项。

来源: 解放日报